《1917》电影评价观后感悟:当镜头只沦为盲目地尾随主角的工具

1917

看完《1917》,我陷入一种自寻烦恼似的迷思。电影以「一镜到底」的手法拍摄,让观众仿如置身战争现场,连大导演Steven Spielberg也赞不绝口。

可是,电影整体的镜头运用流畅,场景转换自然,令你浑然不觉这是「一镜到底」,后期制作和剪接帮助很大,绝非百分百摄影的功劳。

这个「一镜到底」,是电影大锣大鼓地宣告世人的噱头卖点,但明明它的虚假和不实,又是心照不宣的事,据闻其中真正的最长镜头也只有9分钟,甚至电影本身也毫不讳言,释出了制作特辑片段,解构这堆所谓长镜头,是如何串连,成就视觉上的一镜到底。

那么,我到底应该因为它懂得利用后期制作,建构疑幻似真的一镜到底,而予以认同;抑或因为它的名不副实和取巧失真,而不敢恭维?

我选择了后者,但不是因为电影的拍摄手法如同伪造,而是导演费煞思量,扭尽六壬想要营造一镜到底的效果,一不小心走火入魔,便将其他电影语言和必备元素抛诸脑后,造成因小失大的尴尬局面。

我相信Sam Mendes不是有意卖弄炫技(但后半段有少许卖弄成份),他或许真的想加强战场的真实感,让观众亲历其境。

诚然,电影开首部分,我是有过期待,镜头代替了主角的主观视角,观众进入了战争游戏,打开门、爬过战壕、越过阵地,你也永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,紧张感确实大为提升。

但导演似乎没有想到,单单一个临场真实感,是否足够支撑整部电影,让观众在两个小时内,也只会集中投入「真实感」这一部分,把一般我们想从电影获取的事物,跟导演一样忘却净尽?

这一镜到底的手法,不仅没有为电影增值,也令电影的缺憾逐渐浮现,自暴其短。时间久了,镜头运用继续一成不变,但故事上又没有新的发展和推进,观众开始厌倦看腻。

本来让观众置身其中的大好意图,演变成一板一眼的游戏化画面,例如主角逃避敌军枪让,飞奔逃亡,掉进海中,再沿着瀑布堕下,教我想起《盗墓者罗拉》(The Tomb Raider);主角深入军队战壕,四处询问,查探长官行踪,本来一个简单举动,由于坚持一镜到底的关系,变得拖泥带水。

当镜头只沦为盲目地尾随主角的工具,进程毫无变化,画面再无意义,自然失去了电影表达情感的基本功用。观众看罢,也不会有任何情绪的起伏或波动。

导演过分用心钻研如何为一镜到底弄虚作假,忽略故事深度,剧本空洞无物又是必然的事。戏中的每个人,都好比游戏画面出现的虚拟角色,

而不是有肉有血的人物,其中一幕法国女人和婴孩照料主角的场面,像故意增加一场文戏,试图感染人心,道出战争祸害,但拍得浅薄表面,苍白无力。

《1917》原来是导演改编自祖父口述的一战历史,但综观全片,你不会找到任何与一战有关的蛛丝马迹,你可能甚至以为这是一场虚构的战争。

我不明白,假如你想纪念战争中人,哪管是大英雄或小人物,何不实事求是地从人物根本着手,而是大费周章地运用华而不实的技巧?我不是想干预创作自由,只是在展现技术和说故事之间,平衡的处理实属必要。

甚至乎,有些故事,根本就是不适合用某些手法来拍。否则,就是舍本逐末、本末倒置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